一、注意事項
1.填寫報名信息時,數(shù)字和符號都應使用“半角”
2.軍人填寫身份證號碼時,應包括數(shù)字前面的漢字。例如,只填寫“12345”是不完整的,應填寫“裝字第12345號”。
3.所有材料都使用A4大小的紙張打印。
4.貼在報名登記表上的照片和上交用于制作準考證的照片,應為淺藍色背景的一寸近期正面免冠照片。
5.考生在上交的用于制作準考證的照片背面,寫上姓名,報考學院,報考專業(yè)。
6.為考生寫“專家推薦信”的專家,應該是所在專業(yè)與考生報考專業(yè)相關,副教授以上職稱的兩位專家。每位專家寫一份推薦信,共兩份。
二、考生需要交的材料和裝訂辦法
1.填寫完整(粘貼照片,加蓋公章)的2009年博士研究生報名登記表(網上報名后下載并打印)
2.兩位與所報考學科相關的副教授(或相當于副教授)以上(含)職稱專家的推薦信 (有固定格式,網上報名時下載word文檔)
3.碩士課程成績單的原件或者先復印檔案中的原件再蓋章
4.學生證復印件或者學位證書復印件
5.照片
所有的報名材料都使用A4紙打印。按照上面的順序(一定要按照這樣的順序),將所有的報名材料放在一起,在左側訂兩個訂書釘。然后將用于制作準考證的照片,在背面寫上報考學院和考生姓名,然后用曲別針別在報名材料上沿。所有材料不可以折疊。
三、考生在報名期間的常見問題(FAQ)
0.北航研招辦的聯(lián)系方式
答:電話-010-82317794,傳真-010-82328059,電子郵件-sqs@buaa.edu.cn,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學院路37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宋老師-100191
1.在職考上和非在職考生有何區(qū)別?
答:在職考生,人事關系在原單位,不調檔案不轉戶口,需要交學費,不發(fā)國家補助。非在職考生,檔案戶口轉入我校(京滬戶口可以不轉),不交學費,發(fā)國家補助。 兩類考生所取得的學位證與畢業(yè)證相同。在上課時間等培養(yǎng)環(huán)節(jié)上,兩者也相同。
有工作的考生,軍人,必須報考“委培”;國防生 必須報考“定向”;沒有工作的考生必須報考“非定向”。請考生如實填寫。
考生在選擇報考類別后,不可以更改。
2.成績單上蓋什么章?
答:應屆碩士畢業(yè)生,在成績單上蓋學校成績管理部門章。例如:北航研究生院培養(yǎng)處成績專用章或北航航空學院教務章。已經畢業(yè)的考生,一般可回原學校,開成績單。另外,檔案中也會有成績單原件。先復印,然后再蓋章。一般是檔案管理部門章,例如:北航檔案館。如果沒有專門的檔案管理部門,也可以蓋人事部門的章,并注明“此復印件與原件相同”。
3.報名登記表上找誰簽字,蓋什么章?
答:應屆碩士畢業(yè)生,在報名登記表第三張紙上,由學校的研究生管理部門簽字蓋章,例如:北航研究生管理處,或者學院研究生指導主任簽字,蓋學院公章。有工作單位的在職考生,應該由單位的人事管理部門簽字蓋章。軍人,應該由團級(含)以上政治部簽字蓋章。若考生沒有工作單位,應該由檔案所在部門蓋章。
4.網上報名不能正常進行怎么辦?
答:請盡量避開網絡流量高峰;請使用IE瀏覽器,或者IE內核瀏覽器,目前已知FireFox瀏覽器不支持網上報名系統(tǒng)的部分控件。
5.專業(yè)學位碩士可否報考博士?網上報名時如何填寫學位學歷信息?
答:a.可以。b.學位信息照常填寫,學歷信息選擇“其他”,然后填寫“工程碩士”,“MBA”,“MPA”等。
6.應屆碩士考生應該如何填寫學位學歷信息?
答:應屆碩士考生應該以碩士身份填寫報名信息,畢業(yè)時間、學位時間都填寫預計時間。學位學歷都選擇碩士,證書編號暫不填寫。
7.為什么招生簡章上寫報名費150元,而網上支付要300元?
答:報名費確實是150元。復試費還有150元。博士考試的復試在11月2日進行,所有考生都參加復試。所以,網上支付150+150=300。
8.專家推薦信手寫還是打???
答:手寫可以;推薦信的內容打印后,請專家簽字,也可以。
9.報考計算機學院,應如何選擇專業(yè)課?
答:選3061。
10.如何確定研招辦收到了報名材料?如何確定交報名費和復試費成功?
答:a.點擊這個鏈接,查看已收到報名材料名單——《已收到報名材料名單》(2008年9月20日開通,每天更新至少一次)b.考生登錄網上報名系統(tǒng),如果顯示繳費成功,就表示研招辦已收到報名費。另外,《已收到報名材料名單》中,也會列出。
11.研招辦如何發(fā)準考證?
答:目前初步計劃如下:時間——考試前一天的下午,地點——北航研招辦,發(fā)放辦法——考生憑有效證件,簽字領取。具體細節(jié)有可能微調,請考生關注研招辦網站。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