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在各高校進行改革試點以來,對突破長期大一統(tǒng)的高考模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逐步得到了高校、社會和考生的認可。
與此同時,在高等教育資源尤其是優(yōu)質資源相對緊缺的情況下,一些重點高校在自主招生考試中的政策、措施也引發(fā)了爭論和質疑,其焦點主要集中在特殊人才界定與公平錄取等方面。社會上一方面希望能“不拘一格降人才”,一方面又擔心“潛規(guī)則”剝奪普通考生的公平錄取權。
11月份,又是一年一度的高校自主招生新政策公布之時,本期周刊關注2011年高校自主招生新政策,以期引起關注和討論。
——編者
每年的11月份,各高校新一年的自主招生新政策集中出臺。
今年,北京大學將試行僅一年的“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推廣至全國,清華大學首次推出自主招生試點“雙計劃”。包括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等在內的一些高校,盡管還沒有正式對外公布,但紛紛透露,2011年自主招生政策將有重大突破。
一方面,自2003年以來,自主招生政策在我國已經走過8個年頭,涵蓋院校也從幾所擴大至80所,在探索“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完善“一考定終身”的現(xiàn)行高考招生制度方面,做出了探索和努力。
另一方面,自主招生的政策自誕生之初,便始終伴隨爭論和質疑前行。 如何破解城鄉(xiāng)不公?如何將偏才、怪才真正選拔上來?如何不將制度演變?yōu)楦咝5摹捌鈨骸贝髴?zhàn)?
三問2011年高校自主招生新政,到底有多少驚喜值得期待?
一 問
如何破解城鄉(xiāng)不公
事件回放
清華大學2011年首次針對欠發(fā)達地區(qū)的優(yōu)秀考生推行自主招生試點“B計劃”。在選拔方式上,申請“B計劃”的學生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參加清華自主招生的初試和復試,但是專家組將對這些學生初試的成績要求適當放寬,對于通過“B計劃”錄取的學生,清華大學除按照學校的規(guī)定給予經濟資助外,還將根據(jù)每個學生的實際需要,在學業(yè)和成長等方面給予一定的幫助和指導。
“自主招生對社會來說,易加劇教育和社會不公平。”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葉賦桂、李越、史靜寰等幾位老師就曾撰文指出,“目前,各自主招生高校規(guī)定的自主招生生源地不同,但基本上都限定在教育發(fā)達地區(qū),且在各地區(qū)中限定在若干所重點中學。至于自主招生考試的內容、考試方法、評價標準更完全偏向大城市、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雄厚家庭出身的學生,對農村、西部、偏遠地區(qū)的學生、對缺乏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的學生極其不公平?!?/P>
記者了解到,在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實行自主招生政策、2003年回歸統(tǒng)一高考制度的俄羅斯,就曾飽受“自主招生加劇城鄉(xiāng)不公”的詬病。在20世紀末期,俄羅斯自主招生曾導致生源大量集中在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莫斯科大學是莫斯科人的大學”便是當時公眾對高等教育存在城鄉(xiāng)不公現(xiàn)象的諷刺。
寧夏南部山區(qū)的家長就曾寫信向記者反映,“自主招生要求學生到高校參加冬令營或面試等活動, 地處邊遠地區(qū), 家境貧寒的學生由于路程和費用的限制, 很難進入到大城市參加選拔。經濟負擔抑制了低收入階層子女從高等教育獲益的可能性?!?/P>
值得欣喜的是,清華大學2011年的自主招生政策已經對欠發(fā)達地區(qū)的優(yōu)秀考生有所考慮和進行了適當?shù)恼邇A斜。北京大學2011年在全國推行“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北大自主招生專家委員會對農村地區(qū)、邊遠貧困地區(qū)和民族地區(qū)的中學和學生給予了特別的關注。獲得推薦資格的中學中,不僅有河北冀州市中學、湖北鐘祥市第一中學、湖南湘潭縣第一中學、湖南桃源縣第一中學、江西豐城中學、云南下關一中、浙江慈溪中學、浙江新昌中學、重慶梁平中學等一批縣級及農村中學,也有湖南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學、西藏拉薩中學等來自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優(yōu)秀中學。
二 問
能否真正選拔偏才、怪才
事件回放
7歲開始寫作、現(xiàn)已出版9部作品的“90后美少女作家”蔣方舟,于2008年通過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考試,并被清華大學降低60分錄取。該消息一經傳開就引起一片議論之聲。有人說此舉對其他考生不公平,也有力挺派堅信“不拘一格降人才”才是真理。
記者曾經聽聞這樣一則老清華的小故事:有一位同學在詩詞方面非常有天分,但是他上了清華的物理系,在數(shù)學考試的時候他不會答卷,就交了一張白卷上去,上面寫了一首詩。判卷老師也是一個曉通文理的大師,他看這首詩之后哈哈大笑,寫了四句話,叫“卷是白卷,詩是好詩,人各有志,給他六十”。
能否真正將“偏才”“怪才”選拔上來,需要高校的土壤,更需要合理而科學的評價機制和選拔手段。我們看到,除了2006年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兩所學校在自主招生方式與手段上,打破常規(guī),以面試成績?yōu)橹?、高考成績?yōu)檩o的“破冰之舉”外,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內的大多數(shù)高校依然以高考成績作為硬指標。
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實驗中學教師常保成就撰文指出,自主招生以高考成績作為硬指標,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些特長生的入圍。盡管自主招生政策發(fā)布的初衷,是想給予高校一定比例的自主權,可以繞過分數(shù)真正地選擇“個性”學生,但是在傳統(tǒng)的考試方式、內容和評價機制下,顯然,自主招生的實施只能是威懾于傳統(tǒng)思維“分數(shù)是硬道理”,又把統(tǒng)一高考這把“尚方寶劍”抬出來。
人民網(wǎng)網(wǎng)友“平凡的世界”在論壇中指出,以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為例,讓“偏才”“怪才”脫穎而出,恐怕必須令那些手握推薦權的校長先行“怪”起來,即不光要求其擦亮一雙辨“偏才”“怪才”之眼,更要求其練就一副推“偏才”薦“怪才”之膽,力排眾議,敢于讓自己一手推薦的人選,既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又經得起歷史的考證。
當然,也有專家對自主招生納“偏才”、“怪才”的做法給予冷靜的思考和審慎的提醒。南開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閆廣芬就強調:“特別突出”、“特別優(yōu)秀”、“特別優(yōu)異”是一些高校對于自主招收優(yōu)秀考生的要求,我們需要研究的是這些“特別”的內涵到底是指什么?還需要追問的是誰給出這一“特別”的標準?是誰真正達到了“特別”?如何達到的?又是如何選拔的?當這一系列追問逐漸得以清晰之時,那么一個公正、公平、清晰、多元的各具高校不同特色的人才評價體系才得以形成,也才能得到人們普遍的認同,具有公信力,也才能真正起到這項政策應有的作用。如果沒有良性、健康的高等教育發(fā)展的環(huán)境做保證,這樣的人才評價體系是難以形成的。而沒有一個明晰的人才評價體系,自主招生政策的每一步推進或者突破必將帶來爭議,甚至走向反面。
三 問
是否仍是“掐尖兒”的戰(zhàn)斗
事件回放
某考生參加了2010年的“五校聯(lián)考”自主招生,考試成績還不錯,先后取得了清華大學的10分加分和上海交大一本線錄取且滿足第一志愿的優(yōu)惠??忌图议L反映,考不好難受,考好了也會犯難:因為按現(xiàn)行的自主招生政策,考生只能與一所大學簽訂自主招生優(yōu)惠協(xié)議。在這兩所名校間舍棄一所,真的稱得上是一種“甜蜜的煩惱”。最后,沖著上海交大可滿足第一志愿、沖著上海這座城市,考生一家選擇了上海交大??墒牵@位同學的“煩惱”并未就此結束,反倒接踵而至:他的任課教師、班主任、中學領導接二連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做孩子及家長的思想工作,動員其棄交大而投清華。直到孩子家里已將與上海交大簽好的招生協(xié)議寄出,學校一干人馬才最終作罷。
隨著高校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各高校都希望能招收到優(yōu)秀生源。許多高校不僅面向全國招收高三的優(yōu)秀學生, 而且還把目光聚集到高一、高二的優(yōu)秀學生身上。不少高一、高二的學生為報名參加高校的自主招生常常缺課, 四處報輔導班, 以應對招生高校的筆試和面試。這使得不堪重負的考生們更加苦不堪言。
這情形導致自主招生逐漸演變成為一些高校急功近利的爭奪生源大戰(zhàn),也有人稱之為 “掐尖兒戰(zhàn)”、“偽自主招生”等,還有人說,大學自主招生正變身為“小高考”。
面對高校為了搶優(yōu)秀生源,不斷提前自主招生的時間,以便搶在其他大學之前圈定學生的做法,教育部在2006 年對高校自主考試的時間做了規(guī)定,發(fā)布了《教育部關于2007 年高等學校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規(guī)定自主招生高校校內考核時間不得早于1 月1 日,面試一般應安排在寒假期間進行,以免干擾和影響中學正常教學秩序。不過,統(tǒng)一規(guī)定時間雖減少了對中學的影響, 但對參加自主招生的學生來說又成為了新問題。因為各高校自主招生的時間相對集中,同一學生難以參加多所大學的自主考試而影響報考,或忙于趕場,在數(shù)天內參加多所大學的考試。
有專家指出,這種“掐尖”的狀況,會造成高校間的惡性競爭,違背了自主招生之本意,并進一步扭曲教育的本質,陷入“應試教育”怪圈不能自拔。
如何改變這種狀況,我們看到“多校聯(lián)考”做出了嘗試與探索,2010年自主選拔錄取中,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5所著名高校首次合作招生,實行“五校聯(lián)考”,學生參加一次考試,可以選擇其中兩所大學,如果兩所高校的要求都未達到,考生還可根據(jù)規(guī)定,用該測試成績向第三所學校提出申請。隨后,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香港大學宣布實行“三校聯(lián)考”。
多校聯(lián)考,一方面減輕了考生因報考不同高校而四處趕考的經濟、心理負擔,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聯(lián)考高校的自主招生組織效率,同時增加了各自主招生考試的影響力。
但是,也有專家指出,多校聯(lián)考,只是讓高校之間的“掐尖兒”戰(zhàn)斗,從“散兵作戰(zhàn)”,演變?yōu)椤凹瘓F軍作戰(zhàn)”,形式變化了,但性質未改變。2011年各高校的自主招生新政,能否在這方面有所突破,值得期待。
鏈接
2010年高校自主招生部分考題
- 北京大學:網(wǎng)絡歌曲成考題
網(wǎng)絡歌曲《全世界都在笑中國傻》歌詞節(jié)選:歷史長河向前淌/岸上睡著一只羊/河里漂著一條狼/狼要拿羊當口糧/羊要認狼當?shù)?羊要救狼,狼要吃羊/不知是那羊救狼/還是狼吃羊。題目要求:1.請找出所有押韻的字,并用至少四個造一個單句。2.請找出所有動詞,并用其中筆畫最少的兩個寫一句適合大學校園的標語。
- 清華大學:“新、奇、活”
2010年清華大學在上海的自主招生面試題:“有一天老子和孔子打架,你會幫助誰?”“一根火柴在不能折斷的前提下,如何擺成一個三角形?”“請陳述煤氣灶點燃的原理”。
- 中山大學、武漢大學:網(wǎng)絡熱詞現(xiàn)身考場
“有人建議把偷菜游戲改叫摘菜,你對此有何評價?”“《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的空帖以接近爆炸的方式迅速躥紅……請你談談對這一事件的看法?!?/P>
- 南京大學:繞口現(xiàn)代詩歌考暈學生
《二倍距離》林亨泰
你的誕生已經/誕生的你的死/已經不死的你/的誕生已經誕/生的你的死已/經不死的你/一棵樹與一棵/樹間的一個早/晨與一個早晨/間的一棵樹與/一棵樹間的一/個早晨與一個/早晨間/那距離必有二倍距離/然而必有二倍距離的
你認為這首詩包涵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嗎,它是否體現(xiàn)了審美獨創(chuàng)性,結合你的讀書積累和人生體驗寫一段300字以內的品評文字,題目自擬。
上一篇文章:韓國高考牽動全國神經 股市軍演均被迫推遲
下一篇文章:方向對頭的“高考成績加專家面試”須謹慎推行
本網(wǎng)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wǎng)絡及各院校網(wǎng)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