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考生通過熟人幫忙,在繳付3000元“活動費”和5000多元學費后,被“河南大學軟件學院洛陽分院”錄取。然而,學生家長查詢后得知,河南大學軟件學院根本沒有洛陽分院。
據了解,高考之后,一些自考助學機構通過精心印制簡章、吹噓辦學條件、模糊文憑性質、虛假承諾就業(yè)等方式進行欺詐招生。一些學校還在各地物色“招生代理”教師,這些人每介紹成功一名學生,可獲得數百元甚至高達上千元不等的“感謝費”。在這些奇特的招生利益鏈條中,充當“招生代理”的老師扮演了重要角色,學生則是鏈條中最底端的“蛋糕”。
在破獲的相關案件中,涉及有1750名學生收到假通知書的大案,也有利用家長渴望孩子上名校的心理、合伙騙取學生家長錢財200余萬元的詐騙案。
招生詐騙案頻發(fā)背后
老師牽線一個指標3000元
在今年的高招考試中,河南省南陽市的考生段奎(化名)考了278分,托關系上學成了段奎爺爺的一塊心病。
8月初,因熟人的引見,段奎的爺爺在縣城見到了一位叫楊闊(化名)的中學老師。熟人說,楊闊在圈內頗有知名度,每到招生的時候,他就格外忙,哪個考生沒有考上大學,找到他后,只要舍得花錢,他就會想辦法解決。這次,楊闊向他們推薦了“河南大學軟件學院洛陽分院”,并給段奎一張“河南大學軟件學院洛陽分院入學通知書”和招生簡章。楊闊說,這所學校是3+2模式,先在洛陽上3年,然后再到開封的河南大學上2年,發(fā)河南大學的本科畢業(yè)證。
楊闊還透露,全省僅有40多個名額,報名晚了恐怕沒有指標?!俺藢W費,活動費是2000元,你們是熟人介紹的,給1000多元就行了”。
段奎從印制精美的招生簡章上了解到,“河南大學軟件學院洛陽分院”的校址在洛陽關林錢江商貿城東(原洛陽廣播電視大學職業(yè)學院),專本連讀的學費和雜費是5460元。
招生簡章中寫到:“完成學業(yè),成績合格,可獲得國家承認學歷的專、本科畢業(yè)證書,符合條件的授予學士學位、學生入學后即簽訂《就業(yè)協議書》,100%安排就業(yè)”。
紅色的入學通知書上有藍色的圓形圖案,上面寫著“河大,1912”字樣,還有河南大學的校門照片。
通知書還特別注明:“我校是教育部批準的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普通高等院校。”入學通知書上蓋有“河南大學軟件學院洛陽分院”的紅色印章。
9月3日,段奎的爺爺見到了楊闊。他考慮到,這是河南大學軟件學院的分院,牌子不錯。
楊闊說,“河南大學軟件學院洛陽分院”已經開學了,報名日期截止到9月1日,指標也沒有了,要擠占別人一個指標,你們得拿3000元的“活動費”。
當天上午,段奎的爺爺繳了3000元的“活動費”后,又繳了5460元的學費。
家長調查學?!皰煅蝾^賣狗肉”
9月4日上午,段奎在爺爺的陪同下來洛陽上學。
到洛陽后,段奎的爺爺沒有急于到校,而是讓鄭州的一位親戚查查有沒有這個學校。
這位親戚撥通了河南大學軟件學院招生辦的電話,一位工作人員告訴他,河南大學軟件學院的前身是河南大學鄭州分校,是河南大學的二級學院,位于鄭東新區(qū)大學城,是河南大學在省會鄭州設立的一個正式教學單位。河南大學軟件學院根本沒有洛陽分院,在洛陽也沒有和其他學校聯合招生。
段奎的爺爺聽后傻眼了,按照地址,他們找到了位于洛陽市洛龍區(qū)關林鎮(zhèn)的這個學校,但是校門口并沒有“河南大學軟件學院洛陽分院”的牌子。
在門衛(wèi)處,段奎的爺爺問:“這是不是河南大學軟件學院洛陽分院?”門衛(wèi)說是。
在二樓招生辦,段奎的爺爺從工作人員那里也得到證實,這里就是“河南大學軟件學院洛陽分院”。
段奎的爺爺說:“你們既是河南大學軟件學院洛陽分院,為什么沒掛牌子?”一位姓智的工作人員說,這是河南大學軟件學院和洛陽廣播電視大學職業(yè)學院合作辦學,沒有掛牌子。
在閑聊中,這位工作人員還說,這所學校的招生規(guī)模是800人左右,現在已經招了100多人。
在招生辦,段奎的爺爺看到桌上堆放的洛陽廣播電視大學職業(yè)學院的藍色招生簡章,他通過對比發(fā)現,洛陽廣播電視大學職業(yè)學院招生簡章封面設計、內容和“河南大學軟件學院洛陽分院”招生簡章一模一樣,惟一不同的是學校的名稱。
段奎的爺爺看工作人員還在撒謊,實在忍不住了,便氣憤地說:“我看你們是在欺詐,我讓人打聽過了,河南大學軟件學院根本沒有洛陽分院?!?
這位工作人員見狀,急忙好言安慰,說:“你的孩子要是不想在這上,我們給你退錢?!?
回到縣城后,楊闊把收取的所有費用退給了段奎的爺爺。
接到反映后,筆者查閱了媒體上公布的2008年河南省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普通中等專業(yè)學歷教育招生資格學校名單,上面根本沒有“河南大學軟件學院洛陽分院”的名字。通過網上查詢,也沒有該校的任何信息。
9月9日,筆者來到洛陽洛龍區(qū)關林鎮(zhèn)。見校門口有洛陽廣播電視大學職業(yè)學院、洛陽電大中等專業(yè)學校、錦華學院等幾個牌子。
在辦公樓一樓中專招生辦,筆者問一位工作人員,這里是不是“河南大學軟件學院洛陽分院”,他說自己不清楚,讓筆者到隔壁的辦公室問。
在另一間辦公室,筆者對一位女工作人員說,自己是一位學生的親戚,這位學生前一段時間收到了“河南大學軟件學院洛陽分院”的招生簡章,委托自己來學??纯?。
這位女工作人員用充滿敵意的眼光看著筆者,大聲說:“我們這里不是河南大學軟件學院洛陽分院,是錦華學院!”
筆者看到,桌上是成堆的洛陽錦華學院的招生簡章。
在二樓招生辦,面對同樣的問題,一位自稱姓智的工作人員說,這里是河南大學軟件學院的一個教學點,是成人教育,9月1號前已經停止招生了。而這時筆者看到,仍不時有學生前來報到。
在校園內,一位來自駐馬店的學生說,他也是幾天前來報到的。他拿的也是“河南大學軟件學院洛陽分院”的入學通知書,他說,他來這里上學就是因為河南大學軟件學院的牌子。他問過老師,老師說,這里是河南大學軟件學院的教學點,畢業(yè)發(fā)河南大學的文憑。
9月10日上午,筆者來到河南大學軟件學院招生辦,招生辦的工作人員看了“河南大學軟件學院洛陽分院”的招生簡章和入學通知書后說,河南大學軟件學院沒有在洛陽設立分院。
為了穩(wěn)妥起見,筆者又撥通了河南大學招生辦的電話,接電話的曹老師告訴筆者,河南大學軟件學院沒有洛陽分院。
老師自曝虛假宣傳欺詐招生
明明是子虛烏有,卻能行騙于街市,那這些學校是如何夸大宣傳、大肆招生的?
一位曾做過“招生代理”的教師張新奇(化名),披露了內幕。
他說,每年高考成績公布后,各個自考學校的生源爭奪戰(zhàn)就此打響。這些學校會把各地落榜生的名單弄到手,然后再印制充滿誘惑的招生簡章對落榜生發(fā)放。當那些落榜考生收到招生簡章后,看到招生簡章上那些民辦高校聲稱自己能“保證1 00%高薪就業(yè),保證在當地安排工作”的字眼,很難不為所動。其實,這些學校,并不具備頒發(fā)國家承認學歷證書的資格,有些民辦高校聲稱自己的某些專業(yè)頒發(fā)一些名校的畢業(yè)證書,實際上其所發(fā)的只是這些學校單科的結業(yè)考試證書。
他們的這種招生,其實就是“自考助學班”,幫助學生完成自學課程,并組織學生參加自學考試?!耙侵苯诱f明是自考助學班,那對于學生就一點吸引力也沒有。所以我們對考生都有一套比較成熟的說辭,除非特別了解其中內幕,否則很難一下子知道這是自考助學班?!?
張新奇說,在這個龐大復雜的利益鏈條中,“招生代理”的老師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介紹了運作細節(jié):這些招生的學校一般會與當地學校聯系,物色“招生代理”,一些考分較低學校的班主任、任課老師,都是這些招生人員的首選?!罢猩怼闭偌恍┞浒裆?,集體觀看錄像帶或者直接由招生人員宣講。為了招到學生, “招生代理”更是把學??涞锰旎▉y墜,有些學生上學心切就稀里糊涂地上了當。
張新奇告訴筆者,有的“招生代理”收取數額不等的所謂“活動費”,其實塞進了自己的腰包。另外,學校會根據招的學生多少,按人頭來給他們提成。當然,這些費用全部轉嫁到了學生身上。2006年,兩個月下來他掙了兩萬多元。
提高警惕謹防4種招生騙局
據了解,2005年9月,武漢曾破獲一起1750名學生收到假通知書的特大高校招生詐騙案,涉案金額上億元。該案犯罪嫌疑人石巖、曹某等4人,從這年7月份開始,像傳銷一樣,采取逐層發(fā)展“下線”,按照招收人數返利的方式,網羅了一批人,發(fā)出假錄取通知書2000多份,以2萬元到6萬元不等的價格賣給考生。一份假通知書最多的時候甚至經過了 12個中間人,數萬元不等的資金被各個中間環(huán)節(jié)分割。
另一起高考詐騙案涉案人員、鄭州市無業(yè)游民季宇海和魯東山,從2005年到2007年,利用家長渴望孩子上名校的心理,合伙騙取學生家長錢財200余萬元。今年8月6日,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裁定,2人犯詐騙罪,判處被告人季宇海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判處被告人魯東山有期徒刑15年,并處罰金30萬元。
張新奇說,目前,很多普通高校包括一些重點大學,既通過普通高校招生舉辦普通高等教育,也通過其他形式招生,舉辦網絡教育、成人教育、自學考試助學輔導。因此,一些騙子聲稱只要交錢就能上大學及重點大學,學生入學方知受騙。有的不法分子偽造印信證件和錄取通知書,違法設立某高校咨詢處和咨詢電話,并假裝“有路子”,謊稱掌握“內部指標”“機動計劃”等,讓家長“先付定金后入學”,騙得定金后逃之夭夭。
河南大學軟件學院留守辦公室的王金平老師說,如果沒有報考這個學校,卻收到這個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學生就應慎重考慮。只要學生和家長不要迷信那些所謂有路子的中介人員,不要抱著花錢進大學的僥幸心理,也就不會上當受騙。
河南省高招辦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招生錄取期間,一些中介組織和不法分子常常冒充招生人員,謊稱有“ 特殊關系”,暗示花錢就可以幫人上大學;或者混淆自學考試、成人高考、網絡教育與普通高校招生的區(qū)別,蒙騙考生;或以 “定向招生”、“自主招生”、“單招”、“小計劃”等自己炮制的名詞誘騙考生;有的騙子甚至揚言考生交幾萬元就可以不用網上錄取,直接把考生送進理想的大學。
招生詐騙案頻發(fā)引發(fā)思考
據業(yè)內人士介紹,每年高考招生錄取工作開始前夕,教育部、各省教育廳都會相繼發(fā)出通知,要求各高校嚴格執(zhí)行招生計劃和錄取審批程序,嚴禁高校委托中介機構或個人介入招生工作,嚴禁避開省級招生辦擅自違規(guī)錄取考生,未經生源所在省級招生辦辦理錄取手續(xù)的考生一律不予學歷電子注冊。
通知出臺后對部分“招生中介”有所震懾,但在強大的市場需求和豐厚的市場回報作用下,地下招生工作者依然活躍。
有評論說,在文憑成為就業(yè)敲門磚的今天,無論孩子成績是否符合入學條件,作為家長肯定千方百計為孩子尋求就學之路,這無疑是騙子能夠得手的一個重要原因。招生詐騙事件頻發(fā)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現行招生體制有不完善的地方。試想,在一個招生絕對透明的環(huán)境下,還有誰會去相信分數不夠花點錢就能弄到內部指標的騙局呢?
招生詐騙不僅害人害己,同時給考生家庭和社會穩(wěn)定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對于考生家庭而言,他們承受著經濟與心理的雙重打擊:不僅付出的“投資”打了水漂,而且還要面對高考失利后的再一次心理挫折,他們的失落和難堪可想而知。對于社會而言,當受害者形成規(guī)模時,個人的遭遇也就成為社會的遭遇,招生詐騙所造成的個人動蕩無疑將匯成危及社會安定的不穩(wěn)定因素。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劉衛(wèi)兵教授認為,高考招生中地下招生工作者的存在,說明有人利用招生工作進行權力尋租。一些人利用各種關系,把一連串本應由“高招辦”完成的工作變?yōu)橹薪榈摹吧鐣铡?,招生計劃和錄取通知書經過非法中介一倒手,就變成了鈔票。
“政府監(jiān)管跟不上、辦學實力差距過大,必然會引發(fā)惡性競爭”,河南省社科院的有關專家認為,有關部門應出臺更為詳細的民辦職業(yè)培訓機構管理辦法,實行歸口管理,建立、健全民辦培訓機構的扶持和約束政策,同時敦促行業(yè)成立自律組織,這樣才能使職業(yè)教育更加規(guī)范,獲得良性發(fā)展。
上一篇文章:湖南:民校學生同享國家助學貸款
下一篇文章:廣州大學松田學院籌建“毛澤東思想系”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