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有码亚洲视频精品一区,亚洲偷偷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二区三区熟女日韩国产,日本免费人妖最新一区

      1. 
        

        <small id="3qzkl"><kbd id="3qzkl"></kbd></small>
        當前位置:首頁 > 高校招生 > 招生簡章 > 綜合簡章

        南京師范大學2024年綜合評價招生簡章

        高考資訊網(wǎng)更新時間:2024-04-30文章來源:南京師范大學作者:未知

          為貫徹落實《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綜合評價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蘇教考函〔2024〕11號)文件精神,進一步推進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積極探索“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南京師范大學2024年繼續(xù)在江蘇省內(nèi)開展綜合評價招生改革試點工作,具體方案如下:

          一、招生對象

          熱愛祖國、品德優(yōu)良、身心健康,具有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tǒng)一考試報名資格,符合南京師范大學2024年綜合評價招生報名條件的江蘇省優(yōu)秀高中畢業(yè)生。

          二、報名條件

          申請南京師范大學2024年綜合評價招生的學生須滿足以下報名條件之一:

          (一)高二、高三年級3個學期期末考試成績排名均位于所在中學同年級普通類同首選科目學生中前10%。

          (二)高二、高三年級3個學期期末考試成績排名均位于所在中學同年級普通類同首選科目學生中前30%,且符合如下情況之一:

          1.考生所在中學為江蘇省高品質(zhì)示范高中首批建設立項學校,或與我校有人才培養(yǎng)深度合作的中學;

          2.考生高中階段獲得英語類競賽國家級一等獎及以上;

          3.考生高中階段獲得人文類競賽國家級一等獎及以上;

          4.考生高中階段獲得省級及以上三好學生、優(yōu)秀學生干部榮譽稱號。

          (三)考生高中階段獲得全國中學生五項學科競賽任一學科省級賽區(qū)二等獎及以上獎項(獎項落款為中國數(shù)學會、中國物理學會、中國化學會、中國計算機學會、中國植物學會和中國動物學會)。

          三、招生專業(yè)及計劃

          南京師范大學2024年綜合評價招生計劃不超過本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總數(shù)的5%(本年度招生專業(yè)和計劃最終以省級招生主管部門公布為準),學校綜合評價招生專業(yè)設置如下,考生選考科目必須符合填報專業(yè)(類)的選考科目要求。

        首選科目要求 再選科目要求 招生專業(yè)(類) 計劃數(shù)
        歷史 不限 勞動與社會保障 6
        財務管理 4
        公共管理類(公共事業(yè)管理、行政管理) 5
        工商管理類(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6
        法學 4
        小學教育(師范) 4
        學前教育(師范) 7
        古典文獻學 4
        外國語言文學類[英語(師范、非師范)、德語、意大利語、俄語、朝鮮語、翻譯] 9
        新聞傳播學類(新聞學、廣告學、網(wǎng)絡與新媒體) 10
        歷史學類[歷史學(師范、非師范)、考古學] 10
        社會學 4
        旅游管理 5
        歷史 思想政治 思想政治教育(師范、非師范) 12
        歷史 地理 地理科學類[地理科學(師范、創(chuàng)新實驗班)、自然地理與資源環(huán)境、人文地理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地理信息科學] 6
        物理 不限 勞動與社會保障 2
        財務管理 4
        應急管理 6
        國際經(jīng)濟與貿(mào)易 4
        工商管理類(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5
        法學 2
        教育技術學(師范) 4
        外國語言文學類[英語(師范、非師范)、德語、意大利語、俄語、朝鮮語、翻譯] 9
        新聞傳播學類(新聞學、廣告學、網(wǎng)絡與新媒體) 4
        旅游管理 2
        物理 地理 地理科學類[地理科學(師范、創(chuàng)新實驗班)、自然地理與資源環(huán)境、人文地理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地理信息科學] 10
        物理 化學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2
        化學類[化學(師范、非師范)、應用化學] 12
        材料科學與工程 10
        測繪工程 5
        生物科學類[生物科學(師范、國家理科基地班)、生物技術、生態(tài)學] 12
        能源動力類(能源與動力工程、能源與環(huán)境系統(tǒng)工程、能源服務工程) 20
        自動化 7
        電子信息工程 4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類(環(huán)境工程、環(huán)境科學) 14
        海洋資源與環(huán)境 12
        食品科學與工程 10
        生物工程類(合成生物學、生物工程) 26

          注:本年度招生專業(yè)和計劃最終以省級招生主管部門公布為準。

          四、報名程序

          (一)報名時間

          4月30日至5月10日(5月10日17:00報名系統(tǒng)關閉)

          (二)報名流程

          考生須在規(guī)定報名時間內(nèi)登錄綜合評價報名系統(tǒng)(http://bm.chsi.com.cn),網(wǎng)上報名并上傳相關材料,包括:

          1.申請表。報名完成后由報名系統(tǒng)生成打印,所有頁均須考生本人簽字、所在中學校長簽字并加蓋中學公章。高二、高三年級3個學期期末成績、排名以簽字蓋章申請表填報信息為準,年級排名及人數(shù)均須按照中學普通類同首選科目學生的年級排名及人數(shù)填寫。

          2.個人陳述。包括自身成長經(jīng)歷及體會,個人特長及取得的成果,進入高校的努力方向以及對所報專業(yè)的認識和專業(yè)發(fā)展理想,800字以內(nèi)。

          3.證明材料。考生提供反映其綜合素質(zhì)優(yōu)秀、具有學科發(fā)展?jié)摿Φ淖C明材料(競賽獲獎證書、省級表彰等)。論文和專利不得作為申報材料上傳。

          4.考生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正反面。

          申請考生和所在中學須對材料內(nèi)容的真實性負責。上述材料均須原件掃描或拍照后按報名系統(tǒng)要求規(guī)格上傳,并須通過報名系統(tǒng)網(wǎng)上提交,學校不接收紙質(zhì)材料??忌暾埐牧现杏嘘P獲獎證書等應在規(guī)定的報名時間之前取得,不得事后補報??忌毚_保上傳材料真實、準確、清晰,未按要求完成報名或材料不合要求者,報名無效。

          五、選拔程序

          (一)資格審核

          1.資格初審

          學校根據(jù)綜合評價招生報名條件,對考生報名資格進行初審。

          2.材料審核

          對于符合報名資格的考生,學校組織學科專家結合考生高中階段學期綜合排名、考生自薦材料中提供的綜合素質(zhì)優(yōu)秀證明材料進行評審,擇優(yōu)確定獲得考核資格考生名單。

          材料審核過程中,學校將通過專家鑒定、聯(lián)系主辦方核實等方式對考生提交的有關證明材料進行全覆蓋核查。考生必須對提交的所有材料的真實性負責,對于查實提供虛假材料的考生,將認定為在國家教育考試中作弊,取消其相關類型招生的報名、考試和錄取資格,同時上報省教育考試院。

          審核結果將于5月25日前在南京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wǎng)公示,考生也可以通過報名系統(tǒng)查詢初審結果。

          (二)確認考試及繳納費用

          初審通過取得學??己速Y格的考生須在6月1日17:00前在報名系統(tǒng)進行網(wǎng)上確認及繳費,綜合評價招生測試費標準為人民幣60元/人,如物價主管部門收費標準調(diào)整,我校將作相應調(diào)整。確認及繳費成功后,考生須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于報名系統(tǒng)中自行打印準考證。逾期未確認及未繳費者將視為自動放棄報考資格。

          (三)考核相關安排

          考試初步安排在6月10日,具體安排見南京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wǎng)相關通知及準考證。

          (四)合格名單劃定及公示

          學校根據(jù)考生面試分擇優(yōu)確定考生合格名單。合格學生數(shù)不超過學校綜合評價招生計劃數(shù)的5倍,合格考生將根據(jù)學校相關錄取政策擇優(yōu)錄取,計劃錄滿為止。

          合格名單經(jīng)學校審定后,在南京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wǎng)公示,并報送江蘇省教育考試院。經(jīng)公示無異議的考生,方可享受相關錄取政策。

          六、錄取政策

          (一)凡獲得我校2024年綜合評價招生合格資格的考生須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簡稱高考),高考投檔分不低于相應特殊類型招生控制線??忌毟鶕?jù)省級招生主管部門要求,在高考志愿填報系統(tǒng)“綜合評價招生”專欄中填報綜合評價招生專業(yè)志愿,其專業(yè)志愿須在學校綜合評價招生專業(yè)范圍內(nèi)并且滿足選考科目要求,同時符合《南京師范大學本科生招生章程》相關規(guī)定,否則不予享受綜合評價錄取政策。對考生身體健康的要求,參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二)進檔考生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排序,結合本人填報的專業(yè)志愿進行錄取并安排專業(yè),專業(yè)間不設級差,計劃錄滿為止。若綜合成績相同,依次按高考投檔分、學校面試分由高到低的順序擇優(yōu)錄取??忌木C合素質(zhì)檔案材料作為學校安排考生調(diào)劑專業(yè)志愿的重要參考。

          綜合成績滿分為100,具體計算方法為:綜合成績=(高考投檔分÷高考滿分)×70+(學校面試分÷面試滿分)×30(結果四舍五入,保留兩位小數(shù))。

          七、領導及監(jiān)督機制

          (一)南京師范大學本科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綜合評價招生試點工作。南京師范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負責具體工作的組織和實施。

          (二)學校嚴格落實高校招生“陽光工程”各項要求,堅持程序公開、競爭公平、選拔公正的原則,認真做好綜合評價招生工作。學校紀檢監(jiān)察機構對綜合評價招生全過程進行監(jiān)督并接受社會投訴。

          (三)考生就讀中學(或原畢業(yè)中學)須對所有申請綜合評價招生的考生信息、考生提交的成績以及反映其綜合素質(zhì)的相關材料(競賽獲獎證書、省級表彰等)進行審核,并按照上級招生主管部門相關要求進行公示,主動接受社會監(jiān)督。對提供虛假申請材料的學生,一經(jīng)查實,即取消其相關類型招生的報名、考試和錄取資格,同時上報省教育考試院。

          (四)對于存在違規(guī)行為的考生、考試工作人員或社會其他人員,將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國家教育考試違規(guī)處理辦法》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guī)行為處理暫行辦法》等,追究當事人及相關人員責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八、聯(lián)系方式

          報名系統(tǒng):http://bm.chsi.com.cn

          南京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wǎng):http://bkzs.njnu.edu.cn

          招生辦公室微信公眾號:南師招生(nsdzsb)

          招生咨詢電話:4000630036;025-83720759

          監(jiān)督電話:025-85891511

          郵箱:benkezhaoban@njnu.edu.cn

          通訊地址:南京市棲霞區(qū)文苑路1號南京師范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篤學樓)

          郵政編碼:210023

          九、其他

          (一)學校全面落實國家資助政策,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不斷完善和發(fā)展包括獎學金、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特殊困難補助、學費減免、學費補償和“綠色通道”等多元融合的助學體系,實現(xiàn)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全覆蓋;

          (二)南京師范大學未委托任何機構或個人代理綜合評價招生相關事宜,請考生及家長謹防上當受騙;

          (三)本招生簡章由南京師范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負責解釋,未盡事宜參照我校202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標簽

        免責聲明

        本網(wǎng)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wǎng)絡及各院校網(wǎng)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洞察高考趨勢,把握未來脈搏
        • 點亮智慧之光,照亮高考之路

        教育新聞EDU NEWS

        最新高考政策解讀

        高考資訊NCEE INFO

        歷年高考錄取分數(shù)線匯總

        高校招生CELEB INTV

        歷年高考試題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