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我們應邀到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參加在這里舉行的“國家優(yōu)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頒獎儀式。來自南洋理工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的8名優(yōu)秀中國留學生,每人獲得了國家5千美元的獎勵。
頒獎儀式后,我特意找到大使館二等秘書白延雷,了解中國學生在新加坡留學的一些情況。白先生2005年到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工作,一直在負責教育方面的事務,對這一塊情況比較熟。同時他是我們剛到新加坡時大使館方面的聯(lián)絡人,以前和他打過交道,他燦爛的笑容和一絲不茍的認真勁,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送走出席儀式的其他賓客,白先生帶我來到他的辦公室。這是一間只有十來個平方米的普通辦公室,放著兩張辦公桌,桌上有很多報刊、雜志,顯得十分擁擠。
“中國和新加坡是1990年正式建交的。在中新建交前,中國公民通過民間渠道到新加坡留學的,雖然有但沒有形成規(guī)模。從1992年起,隨著中新政府間一些留學生項目的啟動,中國公民到新加坡留學的情況不斷增多。發(fā)展到今天,新加坡的國際學生有近一半來自中國,總數(shù)在3.5萬人以上。這些中國留學生中,有一萬多在新加坡的三所大學和五所理工學院,一萬多在新加坡的中、小學和初級學院,還有一萬多在各類私立學校,三部分約各占三分之一。”
白先生介紹說,目前中新之間主要有三個留學生項目在運作。第一個是高三項目。這個項目從1992年開始實施,每年在中國招300人左右。招生的形式是,由新加坡的大學委托中國相關的大學代招,一般在開學后在大一新生中招考選拔,學生考上后就轉到新加坡大學就讀,新加坡政府為學生提供全額獎學金,每月還給予一定的生活費。這一項目2007年的招生人數(shù)為342人。第二個是高二項目,從1995年開始實施,每年也招300人左右。這一項目和高三項目十分相似,只不過在招生時間上提前了一年,學生到新加坡后先讀一段時間的預科,主要學英語和數(shù)理化,新加坡政府為學生提供全額獎學金和生活費。但上面兩個項目的學生,都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在畢業(yè)后要為新加坡工作6年。工作的方式很靈活,既可以在新加坡,也可以在中國的新加坡公司。服務年限滿后,可選擇回國,也可留在新加坡。第三個是初三項目,以中學對中學的方式進行,目前新加坡有100所中、小學和中國的中學結為姊妹學校,以它們?yōu)闃蛄?,中國學生讀完初三后,經(jīng)考試可到新加坡的初級學院就讀,新加坡政府提供獎學金和生活費,每年招生600-900人。四年后學生從初級學院畢業(yè),新加坡政府就結束資助。此后,還有一個護理項目,每年從中國招120人左右。通過上面這些項目,每年有1500名以上的中國學生到新加坡留學,三年的保有量在五千人左右。
“這些留學生項目帶動了到新加坡的其他形式的留學,比如說自費留學,大學公派留學等。新加坡這么小一個國家,卻有這么多中國留學生,這和新加坡政府的引導和鼓勵是分不開的?!卑紫壬治稣f。
據(jù)介紹,自費到新加坡讀本科相對較難,而讀碩士和博士相對容易。這是因為新加坡只有三所大學,分別是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和新加坡管理大學,這三所大學中,前兩所大學在世界的排名靠前,招生時要求比較高,就是新加坡本地學生,也要是學習尖子才能進入。而管理大學規(guī)模相對較小,每年的招生人數(shù)不多。中國學生如報考新加坡的大學,首先要在網(wǎng)上報名,然后既要參加中國的高考,又要參加由大學組織的入學考試和面試。一般中國的高考成績要超過重點線30分左右,才有希望被新加坡的大學錄取。大學組織的入學考試和面試有時可在國內(nèi)進行,有時則需到新加坡,十分麻煩。如果被新加坡大學錄取,學生可以申請學費補貼。如學費補貼獲準,學校會減免80%的學費。至于在新加坡大學讀碩士和博士的,大多數(shù)都有獎學金??傮w來說,在新加坡留學的中國學生,有一半左右有獎學金。
在新加坡還有很多私立學校,很多掛著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的大學分校的牌子。據(jù)說全新加坡各類的私立學校有1400所之多,有的私立學校一套人馬卻掛著好幾個牌子。這類學校入學的門檻較低,拿文憑也比較容易,但學生承擔的風險比較大。近幾年發(fā)生了多起私立學校倒閉事件,引發(fā)社會的動蕩。如2005年澳洲管理學院倒閉,就有九百多名學生受到影響,而這些受影響的學生,有五百多名來自中國。
“私立學校到中國招生,必須得到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的資質(zhì)認定,否則就是非法的?!睋?jù)白先生介紹,目前有資格到中國招生的新加坡私立學校,僅30幾所而已。為減少在私立學校讀書的風險,學生最好選擇有“消協(xié)保證標志(CaseTrust)”的私立學校,這些學校的學費委托作為第三方的銀行保管,按比例撥付,即使出現(xiàn)倒閉,學生損失也相對小些。不過,對于新加坡私立學校的文憑以及所代理的第三國文憑,中國目前還都不承認。
不知不覺中,白延雷先生已和我聊了一個多小時。他告訴我,新加坡正致力打造成為“環(huán)球學習場所”,計劃在2015年把在本地留學的外國學生增至15萬人。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他們舍得對教育投入,積極吸引世界各地的優(yōu)秀大學、優(yōu)秀教師到新加坡發(fā)展,使國際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為我所用”;同時不斷擴大國際學生的招生,并努力把這些人才留在新加坡,使國際人才“為我所用”。
“新加坡的這些做法,其實是他們?nèi)瞬艖?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卑紫壬挚隙ǖ卣f。
上一篇文章:提供優(yōu)惠政策 海外高校爭奪中國生源已呈白熱化
下一篇文章:13所德國高校來重慶招生 每學期學費均價五千元
本網(wǎng)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wǎng)絡及各院校網(wǎng)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