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2個學科門類哪些大學躋身國家“雙一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為了滿足2017年全國考研考生和外國來華留學生了解中國高校學科水平的需求,為全國高校創(chuàng)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學科提供決策參考。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wǎng)《2017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最新發(fā)布2017中國雙一流大學排行榜、2017中國大學雙一流學科排行榜和2017中國大學各門類雙一流學科排行榜等榜單。榜單顯示,全國465個雙一流學科扎堆工學、理學和醫(yī)學等門類,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和生物學等學科最受寵;中國六星級、七星級和八星級學科最受國家“雙一流”建戰(zhàn)略青睞,行業(yè)特色型大學“雙一流”建設表現(xiàn)突出。北京大學有41個雙一流學科,雄居2017中國大學雙一流學科排行榜榜首;清華大學34個學科,列第2;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躋身前5強。引人關注的是,東北師范大學、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和北京科技大學等入選數(shù)量超過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躋身全國前30強,堪稱國家“雙一流”建設的最大黑馬。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全國高校共有465個學科入選,分布在108個學科或領域。201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頒布了《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yǎng)學科目錄(2011年)》,全國學科專業(yè)目錄分為哲學、經(jīng)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nóng)學、醫(yī)學、軍事學、管理學和藝術(shù)學等13個學科門類。為滿足2017年全國考研考生和外國來華留學生了解中國大學各學科門類學科實力、學科水平的需求,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wǎng)《2017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最新發(fā)布2017中國大學各學科門類雙一流學科排行榜,旨在即將參加2017年全國研究生考試的考生填報志愿挑選大學和選擇學科專業(yè)提供權(quán)威參考。
北京大學狂攬7個學科門類全國第1,清華大學勇奪工學和管理學門類第1
榜單顯示,在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wǎng)最新發(fā)布的2017中國大學各學科門類雙一流學科排行榜中,北京大學勇奪2017中國大學理學、醫(yī)學、法學、經(jīng)濟學、歷史學、文學、哲學等3個學科門類雙一流學科排行榜第1,清華大學贏得2017中國大學工學、管理學等2個雙一流學科排行榜第1,中國人民大學問鼎2017中國大學管理學、經(jīng)濟學、哲學等3個門類雙一流學科排行榜第1,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雄居2017中國大學農(nóng)學雙一流學科排行榜第1,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等并列2017中國大學哲學一流學科排行榜第1;北京師范大學名列2017中國大學教育學雙一流學科排行榜第1,中央美術(shù)學院高居2017中國大學藝術(shù)學雙一流學科排行榜第1。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等雄居校友會2017中國大學法學雙一流學科排行榜前5強;清華大學、東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雄居校友會2017中國大學工學雙一流學科排行榜前5強;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等雄居校友會2017中國大學管理學雙一流學科排行榜前5強;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北京體育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體育學院等雄居校友會2017中國大學教育學雙一流學科排行榜前5強.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遼寧大學、清華大學等雄居校友會2017中國大學經(jīng)濟學雙一流學科排行榜前5強;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等雄居校友會2017中國大學理學雙一流學科排行榜前5強;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復旦大學、吉林大學等雄居校友會2017中國大學歷史學雙一流學科排行榜前5強;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浙江大學、北京林業(yè)大學等雄居校友會2017中國大學農(nóng)學雙一流學科排行榜前5強.
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雄居校友會2017中國大學文學雙一流學科排行榜前5強;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山大學等雄居校友會2017中國大學醫(yī)學雙一流學科排行榜前5強;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等并列校友會2017中國大學哲學雙一流學科排行榜第1。中央美術(shù)學院、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東南大學、清華大學等雄居校友會2017中國大學藝術(shù)學雙一流學科排行榜前5強。
艾瑞深研究院中國校友會網(wǎng)大學研究團隊起源于1989年創(chuàng)建成立的“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科學學研究所高等院校比較研究課題組”,1989年發(fā)布中國第1個綜合大學排行榜,2003年至今已連續(xù)15年發(fā)布校友會中國大學排行榜,是目前中國持續(xù)開展大學評價研究時間最長的研究團隊,已有近40年中國高校自我評估和社會評價的歷史。由艾瑞深研究院中國校友會網(wǎng)趙德國、蔡言厚和黨亞茹著,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高考考研志愿填報指南—《2017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一書已于2017年10月面向全國公開發(fā)行。
校友會2017中國大學各學科門類雙一流學科排行榜
名次 | 學科門類 | 一流學科數(shù) | 高校數(shù) | 2017中國大學各門類雙一流學科排行榜前5強 |
1 | 工學 | 188 | 75 | 清華大學、東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 |
2 | 理學 | 104 | 50 | 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等 |
3 | 醫(yī)學 | 42 | 21 | 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山大學等 |
4 | 法學 | 24 | 15 |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等 |
4 | 農(nóng)學 | 24 | 14 |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浙江大學、北京林業(yè)大學等 |
6 | 管理學 | 21 | 13 | 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等 |
7 | 文學 | 19 | 13 | 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 |
8 | 藝術(shù)學 | 13 | 12 | 中央美術(shù)學院、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東南大學、清華大學等 |
9 | 經(jīng)濟學 | 10 | 8 |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遼寧大學、清華大學等 |
10 | 歷史學 | 9 | 7 | 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復旦大學、吉林大學等 |
11 | 教育學 | 6 | 5 | 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北京體育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體育學院 |
12 | 哲學 | 5 | 5 | 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 |
校友會2017中國大學法學門類雙一流學科排行榜
名次 | 學校名稱 | 地區(qū) | 一流 學科數(shù) |
雙一流 建設類型 |
2017年排名情況 | ||
全國排名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1 | 北京大學 | 北京 | 5 | 一流大學A類 | 1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 | 4 | 一流大學A類 | 8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3 | 清華大學 | 北京 | 3 | 一流大學A類 | 2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 |
4 | 武漢大學 | 湖北 | 2 | 一流大學A類 | 3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5 | 復旦大學 | 上海 | 1 | 一流大學A類 | 4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5 | 中國政法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學科 | 68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5 | 中央民族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大學A類 | 90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5 | 外交學院 | 北京 | 1 | 一流學科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
5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學科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
5 | 華中師范大學 | 湖北 | 1 | 一流學科 | 36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5 | 東北師范大學 | 吉林 | 1 | 一流學科 | 38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5 | 云南大學 | 云南 | 1 | 一流大學B類 | 62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5 |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 | 湖北 | 1 | 一流學科 | 74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5 | 新疆大學 | 新疆 | 1 | 一流大學B類 | 102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校友會2017中國大學工學雙一流學科排行榜
名次 | 學校名稱 | 地區(qū) | 一流 學科數(shù) | 雙一流 建設類型 |
2017年排名情況 | ||
全國排名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1 | 清華大學 | 北京 | 19 | 一流大學A類 | 2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東南大學 | 江蘇 | 10 | 一流大學A類 | 22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3 | 浙江大學 | 浙江 | 9 | 一流大學A類 | 5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3 | 上海交通大學 | 上海 | 9 | 一流大學A類 | 6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5 | 北京大學 | 北京 | 8 | 一流大學A類 | 1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 |
6 |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 黑龍江 | 7 | 一流大學A類 | 18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 | 7 | 一流大學A類 | 23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8 | 華中科技大學 | 湖北 | 6 | 一流大學A類 | 10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8 | 西安交通大學 | 陜西 | 6 | 一流大學A類 | 16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8 | 同濟大學 | 上海 | 6 | 一流大學A類 | 24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11 | 南京大學 | 江蘇 | 5 | 一流大學A類 | 7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12 | 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 | 安徽 | 4 | 一流大學A類 | 15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12 | 國防科技大學 | 湖南 | 4 | 一流大學A類 | |||
14 | 復旦大學 | 上海 | 3 | 一流大學A類 | 4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14 | 中南大學 | 湖南 | 3 | 一流大學A類 | 17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14 | 重慶大學 | 重慶 | 3 | 一流大學A類 | 31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4 | 北京理工大學 | 北京 | 3 | 一流大學A類 | 35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4 | 北京科技大學 | 北京 | 3 | 一流學科 | 55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9 | 武漢大學 | 湖北 | 2 | 一流大學A類 | 3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19 | 中山大學 | 廣東 | 2 | 一流大學A類 | 12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19 | 天津大學 | 天津 | 2 | 一流大學A類 | 14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19 | 電子科技大學 | 四川 | 2 | 一流大學A類 | 29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19 |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 | 北京 | 2 | 一流大學A類 | 33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19 | 河海大學 | 江蘇 | 2 | 一流學科 | 44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19 | 中國礦業(yè)大學 | 江蘇 | 2 | 一流學科 | 55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19 | 華南理工大學 | 廣東 | 2 | 一流大學A類 | 27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9 | 西北工業(yè)大學 | 陜西 | 2 | 一流大學A類 | 32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9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陜西 | 2 | 一流學科 | 49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9 | 華東理工大學 | 上海 | 2 | 一流學科 | 51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9 | 北京郵電大學 | 北京 | 2 | 一流學科 | 70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9 | 江南大學 | 江蘇 | 2 | 一流學科 | 71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9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山東 | 2 | 一流學科 | 91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9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北京 | 2 | 一流學科 | 116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19 |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 | 北京 | 2 | 一流學科 | 154 | 2星級 | 區(qū)域高水平大學 |
35 | 吉林大學 | 吉林 | 1 | 一流大學A類 | 9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35 | 四川大學 | 四川 | 1 | 一流大學A類 | 11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35 | 南開大學 | 天津 | 1 | 一流大學A類 | 13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35 | 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大學A類 | 19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35 | 東北大學 | 遼寧 | 1 | 一流大學B類 | 25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35 | 大連理工大學 | 遼寧 | 1 | 一流大學A類 | 26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35 | 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 北京 | 1 | 一流學科 | 57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35 | 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 | 湖北 | 1 | 一流學科 | 76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35 | 湖南大學 | 湖南 | 1 | 一流大學B類 | 30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35 | 東北師范大學 | 吉林 | 1 | 一流學科 | 38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35 | 西南交通大學 | 四川 | 1 | 一流學科 | 41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35 | 長安大學 | 陜西 | 1 | 一流學科 | 42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35 | 武漢理工大學 | 湖北 | 1 | 一流學科 | 43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35 | 鄭州大學 | 河南 | 1 | 一流大學B類 | 47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35 | 南京理工大學 | 江蘇 | 1 | 一流學科 | 48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35 | 蘇州大學 | 江蘇 | 1 | 一流學科 | 52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35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江蘇 | 1 | 一流學科 | 53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35 | 上海大學 | 上海 | 1 | 一流學科 | 58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35 | 南昌大學 | 江西 | 1 | 一流學科 | 59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35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黑龍江 | 1 | 一流學科 | 63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35 | 東華大學 | 上海 | 1 | 一流學科 | 64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35 | 北京化工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學科 | 73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35 | 廣西大學 | 廣西 | 1 | 一流學科 | 81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35 | 北京工業(yè)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學科 | 84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35 | 北京林業(yè)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學科 | 85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35 | 安徽大學 | 安徽 | 1 | 一流學科 | 95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35 | 東北林業(yè)大學 | 黑龍江 | 1 | 一流學科 | 101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35 | 新疆大學 | 新疆 | 1 | 一流大學B類 | 102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35 | 寧波大學 | 浙江 | 1 | 一流學科 | 104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35 | 大連海事大學 | 遼寧 | 1 | 一流學科 | 112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35 | 太原理工大學 | 山西 | 1 | 一流學科 | 114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35 | 華北電力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學科 | 115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35 | 南京郵電大學 | 江蘇 | 1 | 一流學科 | 129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35 | 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 | 北京 | 1 | 一流學科 | 131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35 | 石河子大學 | 新疆 | 1 | 一流學科 | 141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35 | 河北工業(yè)大學 | 河北 | 1 | 一流學科 | 157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35 | 南京林業(yè)大學 | 江蘇 | 1 | 一流學科 | 160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35 | 寧夏大學 | 寧夏 | 1 | 一流學科 | 177 | 3星級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35 | 天津工業(yè)大學 | 天津 | 1 | 一流學科 | 168 | 2星級 | 區(qū)域高水平大學 |
35 | 西南石油大學 | 四川 | 1 | 一流學科 | 191 | 2星級 | 區(qū)域高水平大學 |
35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學科 |
校友會2017中國大學管理學雙一流學科排行榜
名次 | 學校名稱 | 地區(qū) | 一流 學科數(shù) |
雙一流 建設類型 |
2017年排名情況 | ||
全國排名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1 | 清華大學 | 北京 | 4 | 一流大學A類 | 2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 |
1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 | 4 | 一流大學A類 | 8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3 | 浙江大學 | 浙江 | 2 | 一流大學A類 | 5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3 | 西安交通大學 | 陜西 | 2 | 一流大學A類 | 16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5 | 北京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大學A類 | 1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 |
5 | 南京大學 | 江蘇 | 1 | 一流大學A類 | 7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5 | 武漢大學 | 湖北 | 1 | 一流大學A類 | 3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5 | 上海交通大學 | 上海 | 1 | 一流大學A類 | 6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5 | 中山大學 | 廣東 | 1 | 一流大學A類 | 12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5 | 天津大學 | 天津 | 1 | 一流大學A類 | 14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5 |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 湖北 | 1 | 一流學科 | 45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5 | 合肥工業(yè)大學 | 安徽 | 1 | 一流學科 | 72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5 | 國防科技大學 | 湖南 | 1 | 一流大學A類 |
校友會2017中國大學教育學雙一流學科排行榜
名次 | 學校名稱 | 地區(qū) | 一流 學科數(shù) |
雙一流 建設類型 |
2017年排名情況 | ||
全國排名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1 | 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2 | 一流大學A類 | 19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2 | 北京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大學A類 | 1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北京體育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學科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
2 | 華東師范大學 | 上海 | 1 | 一流大學A類 | 28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2 | 上海體育學院 | 上海 | 1 | 一流學科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校友會2017中國大學經(jīng)濟學雙一流學科排行榜
名次 | 學校名稱 | 地區(qū) | 一流 學科數(shù) |
雙一流 建設類型 |
2017年排名情況 | ||
全國排名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1 | 北京大學 | 北京 | 2 | 一流大學A類 | 1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 |
1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 | 2 | 一流大學A類 | 8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3 | 清華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大學A類 | 2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 |
3 | 武漢大學 | 湖北 | 1 | 一流大學A類 | 3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3 | 西南財經(jīng)大學 | 四川 | 1 | 一流學科 | 80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3 | 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學科 | 92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3 | 中央財經(jīng)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學科 | 109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3 | 遼寧大學 | 遼寧 | 1 | 一流學科 | 113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校友會2017中國大學理學雙一流學科排行榜
名次 | 學校名稱 | 地區(qū) | 一流 學科數(shù) |
雙一流 建設類型 |
2017年排名情況 | ||
全國排名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1 | 北京大學 | 北京 | 9 | 一流大學A類 | 1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 | 安徽 | 7 | 一流大學A類 | 15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3 | 南京大學 | 江蘇 | 6 | 一流大學A類 | 7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4 | 清華大學 | 北京 | 5 | 一流大學A類 | 2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 |
4 | 復旦大學 | 上海 | 5 | 一流大學A類 | 4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4 | 廈門大學 | 福建 | 5 | 一流大學A類 | 21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7 | 中山大學 | 廣東 | 4 | 一流大學A類 | 12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7 | 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4 | 一流大學A類 | 19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9 | 武漢大學 | 湖北 | 3 | 一流大學A類 | 3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9 | 浙江大學 | 浙江 | 3 | 一流大學A類 | 5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9 | 上海交通大學 | 上海 | 3 | 一流大學A類 | 6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9 | 吉林大學 | 吉林 | 3 | 一流大學A類 | 9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9 | 南開大學 | 天津 | 3 | 一流大學A類 | 13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9 | 蘭州大學 | 甘肅 | 3 | 一流大學A類 | 34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9 | 東北師范大學 | 吉林 | 3 | 一流學科 | 38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6 | 四川大學 | 四川 | 2 | 一流大學A類 | 11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16 | 山東大學 | 山東 | 2 | 一流大學A類 | 20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16 | 華東師范大學 | 上海 | 2 | 一流大學A類 | 28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9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大學A類 | 8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19 | 天津大學 | 天津 | 1 | 一流大學A類 | 14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19 | 中南大學 | 湖南 | 1 | 一流大學A類 | 17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19 | 大連理工大學 | 遼寧 | 1 | 一流大學A類 | 26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19 |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大學A類 | 33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19 | 中國海洋大學 | 山東 | 1 | 一流大學A類 | 50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19 | 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 北京 | 1 | 一流學科 | 57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19 | 上海財經(jīng)大學 | 上海 | 1 | 一流學科 | 66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19 | 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 | 湖北 | 1 | 一流學科 | 76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19 | 華南理工大學 | 廣東 | 1 | 一流大學A類 | 27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9 | 湖南大學 | 湖南 | 1 | 一流大學B類 | 30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9 | 西南大學 | 重慶 | 1 | 一流學科 | 37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9 | 北京交通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學科 | 40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9 |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 湖北 | 1 | 一流學科 | 45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9 | 南京師范大學 | 江蘇 | 1 | 一流學科 | 46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9 | 鄭州大學 | 河南 | 1 | 一流大學B類 | 47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9 | 華東理工大學 | 上海 | 1 | 一流學科 | 51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9 | 西北大學 | 陜西 | 1 | 一流學科 | 54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9 | 北京科技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學科 | 55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9 | 云南大學 | 云南 | 1 | 一流大學B類 | 62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9 | 華南師范大學 | 廣東 | 1 | 一流學科 | 64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9 | 福州大學 | 福建 | 1 | 一流學科 | 76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9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學科 | 81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9 | 河南大學 | 河南 | 1 | 一流學科 | 85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19 | 新疆大學 | 新疆 | 1 | 一流大學B類 | 102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19 | 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 | 北京 | 1 | 一流學科 | 131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19 | 內(nèi)蒙古大學 | 內(nèi)蒙古 | 1 | 一流學科 | 136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19 | 成都理工大學 | 四川 | 1 | 一流學科 | 166 | 3星級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19 | 西藏大學 | 西藏 | 1 | 一流學科 | 230 | 3星級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19 | 青海大學 | 青海 | 1 | 一流學科 | 276 | 3星級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19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江蘇 | 1 | 一流學科 | 164 | 2星級 | 區(qū)域高水平大學 |
19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學科 |
校友會2017中國大學歷史學雙一流學科排行榜
名次 | 學校名稱 | 地區(qū) | 一流 學科數(shù) |
雙一流 建設類型 |
2017年排名情況 | ||
全國排名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1 | 北京大學 | 北京 | 3 | 一流大學A類 | 1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復旦大學 | 上海 | 1 | 一流大學A類 | 4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2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大學A類 | 8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2 | 吉林大學 | 吉林 | 1 | 一流大學A類 | 9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2 | 南開大學 | 天津 | 1 | 一流大學A類 | 13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2 | 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大學A類 | 19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2 | 東北師范大學 | 吉林 | 1 | 一流學科 | 38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校友會2017中國大學農(nóng)學雙一流學科排行榜
名次 | 學校名稱 | 地區(qū) | 一流 學科數(shù) |
雙一流 建設類型 |
2017年排名情況 | ||
全國排名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1 |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 | 北京 | 6 | 一流大學A類 | 33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2 |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 湖北 | 3 | 一流學科 | 45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3 | 浙江大學 | 浙江 | 2 | 一流大學A類 | 5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3 | 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 | 江蘇 | 2 | 一流學科 | 39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5 | 中國海洋大學 | 山東 | 1 | 一流大學A類 | 50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5 | 華南理工大學 | 廣東 | 1 | 一流大學A類 | 27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5 | 蘭州大學 | 甘肅 | 1 | 一流大學A類 | 34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5 |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 陜西 | 1 | 一流大學B類 | 60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5 | 北京林業(yè)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學科 | 85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5 | 東北林業(yè)大學 | 黑龍江 | 1 | 一流學科 | 101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5 | 海南大學 | 海南 | 1 | 一流學科 | 135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5 | 貴州大學 | 貴州 | 1 | 一流學科 | 139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5 | 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 | 黑龍江 | 1 | 一流學科 | 145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5 | 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 | 四川 | 1 | 一流學科 | 147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5 | 上海海洋大學 | 上海 | 1 | 一流學科 | 226 | 2星級 | 區(qū)域高水平大學 |
校友會2017中國大學文學雙一流學科排行榜
名次 | 學校名稱 | 地區(qū) | 一流 學科數(shù) |
雙一流 建設類型 |
2017年排名情況 | ||
全國排名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1 | 北京大學 | 北京 | 4 | 一流大學A類 | 1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復旦大學 | 上海 | 2 | 一流大學A類 | 4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2 | 南京大學 | 江蘇 | 2 | 一流大學A類 | 7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2 | 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2 | 一流大學A類 | 19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5 | 清華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大學A類 | 2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 |
5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大學A類 | 8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5 | 中國傳媒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學科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
5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學科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
5 | 華中師范大學 | 湖北 | 1 | 一流學科 | 36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5 | 湖南師范大學 | 湖南 | 1 | 一流學科 | 61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5 | 陜西師范大學 | 陜西 | 1 | 一流學科 | 67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5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上海 | 1 | 一流學科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
5 | 延邊大學 | 吉林 | 1 | 一流學科 | 185 | 2星級 | 區(qū)域高水平大學 |
校友會2017中國大學醫(yī)學雙一流學科排行榜
名次 | 學校名稱 | 地區(qū) | 一流 學科數(shù) |
雙一流 建設類型 |
2017年排名情況 | ||
全國排名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1 | 北京大學 | 北京 | 6 | 一流大學A類 | 1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復旦大學 | 上海 | 4 | 一流大學A類 | 4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2 | 上海交通大學 | 上海 | 4 | 一流大學A類 | 6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4 | 四川大學 | 四川 | 3 | 一流大學A類 | 11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4 | 中山大學 | 廣東 | 3 | 一流大學A類 | 12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4 |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 北京 | 3 | 一流學科 | 123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7 | 浙江大學 | 浙江 | 2 | 一流大學A類 | 5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7 | 華中科技大學 | 湖北 | 2 | 一流大學A類 | 10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7 | 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 北京 | 2 | 一流學科 | 57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7 |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 | 上海 | 2 | 一流學科 | 150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 | 武漢大學 | 湖北 | 1 | 一流大學A類 | 3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11 | 鄭州大學 | 河南 | 1 | 一流大學B類 | 47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 | 暨南大學 | 廣東 | 1 | 一流學科 | 69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 | 中國藥科大學 | 江蘇 | 1 | 一流學科 | 122 | 4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 | 天津醫(yī)科大學 | 天津 | 1 | 一流學科 | 121 | 3星級 | 中國知名大學 |
11 |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 江蘇 | 1 | 一流學科 | 191 | 3星級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11 |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 廣東 | 1 | 一流學科 | 193 | 3星級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11 |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 四川 | 1 | 一流學科 | 230 | 3星級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11 |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 | 天津 | 1 | 一流學科 | 208 | 2星級 | 區(qū)域高水平大學 |
11 | 第二軍醫(yī)大學 | 上海 | 1 | 一流學科 | |||
11 | 第四軍醫(yī)大學 | 陜西 | 1 | 一流學科 |
校友會2017中國大學藝術(shù)學雙一流學科排行榜
名次 | 學校名稱 | 地區(qū) | 一流 學科數(shù) |
雙一流 建設類型 |
2017年排名情況 | ||
全國排名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1 | 中央美術(shù)學院 | 北京 | 2 | 一流學科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
2 | 北京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大學A類 | 1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清華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大學A類 | 2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中國傳媒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學科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
2 | 中央戲劇學院 | 北京 | 1 | 一流學科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
2 | 中央音樂學院 | 北京 | 1 | 一流學科 | 6星級 | 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
2 | 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大學A類 | 19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2 | 東南大學 | 江蘇 | 1 | 一流大學A類 | 22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2 | 同濟大學 | 上海 | 1 | 一流大學A類 | 24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2 | 中國音樂學院 | 北京 | 1 | 一流學科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
2 | 中國美術(shù)學院 | 浙江 | 1 | 一流學科 | 5星級 | 中國一流大學 | |
2 | 上海音樂學院 | 上海 | 1 | 一流學科 | 4星級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校友會2017中國大學哲學門類雙一流學科排行榜
名次 | 學校名稱 | 地區(qū) | 一流 學科數(shù) |
雙一流 建設類型 |
2017年排名情況 | ||
全國排名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
1 | 北京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大學A類 | 1 | 8星級 | 世界一流大學 |
1 | 復旦大學 | 上海 | 1 | 一流大學A類 | 4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1 | 南京大學 | 江蘇 | 1 | 一流大學A類 | 7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1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 | 1 | 一流大學A類 | 8 | 7星級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大學 |
1 | 中山大學 | 廣東 | 1 | 一流大學A類 | 12 | 5星級 | 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大學 |
本網(wǎng)站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wǎng)絡及各院校網(wǎng)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敬請以權(quán)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