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混淆教育形式 聲稱“低分高錄” 冒充高校人員行騙
謊稱有“內部指標” 號稱“自主招生” 搜索錄取信息欺騙
晨報訊(首席記者辛敏娟) “我孩子今年考了290分,但有學校說能拿到本科文憑,我想問問,這樣的學校都有哪些?”近日,一些高考低分考生家長紛紛關注這樣的消息。
昨天,大連市多數考生開始正式填報志愿,經過廣泛搜集信息和考量,絕大多數考生開始胸有成竹地填報志愿,但有些學生恰恰相反,因為分數低,他們不得不選擇“有學上就行”。因而被一些不實宣傳混淆視聽。有關專家提醒說,低分考生也有就學機會,但千萬不要上當受騙。
一位姓高的家長昨天說,孩子估分300多分,而一所出現在《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章程》的學校招生人員在連告訴家長,學校有自主招生權,以這樣的分數可以進入該校學習,也可以拿到文憑。
經過咨詢,才得知對方所說的自主招生就是招自考生,它不用經過入學考試,即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相關的專業(yè),參加該專業(yè)課程的學習。但要經過國家組織的統一考試,取得合格成績,所以自考屬于學校計劃外招生。
故意混淆教育形式
一些招生騙子混淆網絡教育、成人教育、自學考試助學輔導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區(qū)別。家長花錢后,就讀的并非普通高等教育,而是自考試點班、成教預備班或網絡學院。網絡教育、自學考試不需要高考分數也可就讀。
聲稱“低分高錄”
自稱是招生院校熟人,聲稱有辦法讓達到第二批分數線的考生錄取到第一批,還可調到熱門專業(yè)。
其實“陽光高考”下,有關部門嚴格執(zhí)行批次線,不錄取一名批次線下不符合政策規(guī)定的考生。
冒充高校人員行騙
自稱為某高校招生人員,誘騙考生填報志愿,卻又強調錄取難度,暗示可收錢幫忙。通常收錢后人就消失了。
有關人士說,錄取實行網上錄取,不準游離于招生體制之外招生考生家長千萬不要上當。
謊稱“內部指標”
騙子假扮高校招生人員,拿出一些偽造的證件和空白錄取通知書,謊稱掌握“內部指標”,要家長先付定金,收取定金后逃之夭夭。
實際上任何個人都不可能有招生計劃和名額。
號稱“自主招生”
騙子聲稱自主招生就是不要分數線,花上數萬元即可搞定。
實際上,除教育部門規(guī)定并公布的有關高校可自主招生外,所有批次院校全部按考生統一填報的志愿錄取。有關部門提醒:自主招生并不是自由招生。
搜索錄取信息欺騙
招生期間,有些騙子查詢考生投檔軌跡,本屬于正常投檔和錄取,卻向考生家長報功:是由于他花錢疏通關系,考生才被投檔或錄取。提醒家長一定要通過正當渠道及時了解招錄信息。
首席記者辛敏娟
上一篇文章:高校翻獎學金搶狀元 狀元越來越像高校廣告牌
下一篇文章:高考舞弊猖狂 究竟誰在縱容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