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有码亚洲视频精品一区,亚洲偷偷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二区三区熟女日韩国产,日本免费人妖最新一区

      1. 
        

        <small id="3qzkl"><kbd id="3qzkl"></kbd></small>

        回歸十年香港內地教育交流活躍

        高考資訊網(wǎng)更新時間:2007-06-30文章來源:中國教育報作者:未知

          家住香港新界的學生阮思敏這兩天格外開心,經過四年苦讀,6月28日,她獲得了北京師范大學學士學位。四年前,一門心思要當老師的她,考上了她心目中“中國最好的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就讀于數(shù)學科學學院。她告訴記者,她的理想是當一名中學教師。

          像阮思敏這樣在內地高校求學的香港學生近幾年越來越多。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由于內地高校學科門類齊全、本科教學優(yōu)勢明顯,在中醫(yī)、傳統(tǒng)文化及藝術等方面底蘊深厚,目前在內地高校(科研院所)學習的香港學生(含研究生、本科生)已超過8000人。

          國家一直鼓勵香港學生到內地求學,并設立了專門的聯(lián)合招生統(tǒng)一考試,要求招生院校按照“一視同仁,適當照顧”的原則重視香港學生的培養(yǎng)工作。2006年,國家對港澳生實行同等收費并設立專項獎學金,獎學金最高額度為每生每年8000元人民幣,最低額度為每生每年2000元人民幣。為吸引更多香港學生到內地求學,國家還開通了面向港澳臺地區(qū)的招生信息網(wǎng),專門介紹報考內地院校的有關政策、程序和方法。

          伴隨著香港學生到內地求學人數(shù)的不斷增多,香港高校在內地招生規(guī)模也在不斷擴大。2006年,香港8所政府資助的高校在內地共錄取1395人,到校報到1301人,加上其他4所私立高校共在內地招生近1500人。香港高校認為,內地生源素質比較高,對改善香港高校的生源結構,從而進一步提高香港高校的競爭力有一定的作用。迄今為止,香港高校在內地招生的學校增至12所(2006年增加了香港樹仁大學、香港公開大學、香港演藝學院、珠海學院),生源省份擴大到25個。目前,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參加到內地高考統(tǒng)招體系,實行計算機遠程網(wǎng)上錄取,其他高校仍采取依據(jù)內地高校成績和輔以面試的辦法招生。

          教育部港澳臺辦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香港高校在內地招生、內地高校在香港招生,這樣一種互動的做法,既是一種教育交流,可以進一步增進相互了解,同時又有利于情感交流,可以增強香港青年學生對祖國歷史、文化的了解和認同,有助于促進“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和內地共同發(fā)展,是互利共贏的。

          據(jù)悉,回歸十年來,在基本法的框架下,盡管香港特區(qū)實行不同于內地的社會制度,但因為是在“一國”之內,香港與內地各方面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在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也發(fā)展迅速。

          首先是教育交流與合作越來越頻繁,覆蓋面不斷擴大。回歸以后,兩地的教育交流空前活躍。每年僅教育部就邀請50多個香港團組約3500人次訪問內地,這個數(shù)字還在呈逐年上升趨勢;內地各省份教育界赴香港交流的次數(shù)也越來越多。兩地交流的人員,涵蓋了學生、教師、中層管理干部和校長各個層面。

          其次是教育交流與合作的層次不斷提升,實質性內容越來越多。目前,內地與香港中小學、大學、各類教育團體和教育行政部門之間都建立了固定的交流渠道,從民間到官方開展了很多合作項目。教育部與香港教育統(tǒng)籌局合作開展了“內地與香港教師交流計劃”,從北京、天津、上海、廣東等省市選派了90余名數(shù)學、語文教師到香港中小學進行教學示范,加深了兩地學校間的了解;每年還有800余名香港中小學校長、骨干教師、歷史科主任、語文教師及幼兒園園長到內地參加研修班,分享兩地基礎教育改革的經驗。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已有300余所中小學與香港中小學結成“姊妹學?!?,互派教師、學生。香港政府資助的8所高校都與內地的大學簽訂了合作協(xié)議,建立了合作關系。

          通過教育交流與合作,兩地教育界相互促進、實現(xiàn)了共同發(fā)展。例如,在內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過程中,通過“京港課程改革專家會議”,在校本評估方面吸收了不少香港的經驗;在內地舉辦的各種國情教育活動如“華夏園丁大聯(lián)歡活動”、“我的祖國—京港澳學生交流營”、“京港澳學生專列”等大型活動,對于香港師生正確認識國情、增強國家觀念和民族認同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據(jù)教育部港澳臺辦負責人介紹,盡管制度不同,但為國家和民族培養(yǎng)更多更好的人才,是香港和內地的教育工作者共同的歷史使命。從這個意義上說,香港和內地是“一國兩制,教育同根”。今后,教育部將與有關方面共同努力,進一步推進內地與香港在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標簽

        免責聲明

        本網(wǎng)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wǎng)絡及各院校網(wǎng)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洞察高考趨勢,把握未來脈搏
        • 點亮智慧之光,照亮高考之路

        教育新聞EDU NEWS

        最新高考政策解讀

        高考資訊NCEE INFO

        歷年高考錄取分數(shù)線匯總

        高校招生CELEB INTV

        歷年高考試題及答案解析